河北石家庄和安徽争起来了?为的竟是一种美食:板面10倍杠杆。
近日,石家庄当地召开“石家庄牛肉板面公用品牌发布会”,宣布将推广使用“石家庄牛肉板面”这一品牌,还专门设计了牛肉板面品牌LOGO。
外地人去石家庄,让本地人推荐美食,“石家庄特产正宗安徽板面”总是位列其中,这颇有几分好笑的名字近来甚至成了网络热梗。但追根溯源,板面的确起源于皖北阜阳市太和县,因面条制作过程中需要在案板上反复摔打,才被称作“板面”。
20世纪80、90年代,有相当多数量的阜阳人外出务工,作为“火车拉来的城市”的石家庄也迎来了大量的阜阳人,而物美价廉的板面随着阜阳人的到来在石家庄当地越来越红火。传统的太和板面一般用羊肉,但石家庄本地人更喜牛肉,因此,随着不断的改良创新、融合发展,板面成了石家庄街头随处可见的特色小吃。
就在石家庄决定推广板面品牌的同时,安徽也不遑多让,2024年安徽省烹饪协会将太和县命名为“太和板面之乡”。外地小吃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的案例其实不少,这次之所以讨论热烈,是因为石家庄颇有一副要将板面“去安徽化”的意味。有网友认为,是忽视了美食的真实来源和文化背景。但纵观这场“板面之争”,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是地方政府想要加强自身城市品牌建设的一种“焦虑”,是两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革新和探索。
石家庄和太和其实很有共同之处,比如石家庄医药产业发达,被称为“华北药都”,而太和县由于20世纪80年代太和药商的崛起,医药产业更是全国领先,有“华东药都”的美誉。但两座城市也很不一样。石家庄以工业见长,改革开放以来,石家庄大力发展制药、纺织为主的轻工业,也云集了一批重工业企业。作为阜阳的三大县市之一,太和县则有着明显的农业底色,其种植的香椿、薄荷、桔梗等都很有名气。
尽管两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,但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各地打造自己的产业特色和城市品牌的愿望也都变得更加迫切,尤其是想要更快速地“破圈”“出圈”。比如石家庄之前提出要打造“摇滚之城”。而打造地方特色餐饮品牌由于格外贴近普罗大众,又与商文旅紧密相关,对城市营销而言,明显更容易发力。
最近,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想法。比如今年3月,淮南市发布了“支持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”的细则,对淮南牛肉汤的企业给予大力补贴措施。6月末,吉林市举办了一场“世界锅包肉大赛”,又拟组建吉林市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暨锅包肉办公室,旨在专注于锅包肉的推广与传播工作。那么提起板面,只要能有品牌效应,带动经济发展,对城市来说就是一个突围的机会,而这种机会自然是多多益善。
但我们也应意识到,想要打造好地方特色餐饮品牌并不简单。推出区域公用品牌、发布LOGO等只是表象,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其内涵,把IP真正用起来。
比如安徽的臭鳜鱼声名远扬,背后就少不了地方政府在推广区域公用品牌上的发力,他们很早就意识到,比起一种吃食,臭鳜鱼更是一种产业形态。一方面是顶层设计上,出台各种政策扶持、组建工作专班、编制产业规划、筹建产业基金等。另一方面则是宣传推广,比如挖掘其民俗文化内涵,举办各种比赛、市集、展销等等。因此,石家庄板面的推出还只是一个开始,后续能做的事情很多,也有不少可供借鉴的优秀案例。
无论是太和板面10倍杠杆,还是石家庄板面,各有各的特色和内涵,如何能成为城市IP,都还任重而道远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在线配资公司观点